講到害喜
在網路上看到一篇頗不一樣想法的文章
--------------------------------------------------------------------------------------
http://news.djy.com.tw/newspage.asp?catid=41&newsid=142125

大紀元時報  2004/8/4

與孕吐和平共存

方心

為什麼大家都只想把「不舒服的嘔吐」消除?而不去想──既然這是一個自然發生的現象,必有它出現的理由吧!


第一次懷孕的經驗是生澀而深刻的,「孕吐」就是其中一件得運用「懷孕心理學」的例子。

為了準備好好地發揮「母親」的天職,我辭掉了全職的工作,只剩下兼任的門診,但常常在交通上得提早下車,眼觀四方地找尋人行道上的垃圾桶,還得一面提醒自己,千萬集中注意力,「一吐即中」免得增添了別人的麻煩。

曾有一早起床吐到見了血絲,吃了醫師開的維他命B6、戴了止暈帶,還是可以把剛吃下去的東西吐得精光。連平時最喜愛的麻油香,此時都變成了腐肉臭!天啊!連醫院餐廳的門口我都無法駐足,得掩鼻而逃,難怪有個醫科的學生建議我:「老師!好耶!您可以憑著這麼敏感的嗅覺,探訪全台的餐廳,只要您能進得去、吃得下的就記錄下來,可以出一本《全台健康餐廳指南》喔!」

除了學生關心,來看診的家長也提供了實例來安慰我。有一位身為體育老師的媽媽就說:「您大概不會像我這麼慘啦!吐到孩子生下來那一天為止!」醫院精神科的同學們也很在乎這個「沒有實戰經驗的晚輩」,經過了多次的實地觀察,實戰教作之後,他們的結論是:「有太體貼的老公,會導致老婆的孕吐比較厲害!」

婆婆、媽媽、阿姨、表姊們的「經驗之談」也好像在我身上起不了任何的效力。有一天吐完剛剛吃下的半條丹麥土司之後,婆婆開口說話了:「我這個兒子真是不會照顧太太!走,我帶你去打針,幾十年前台北有個名律師的太太也吐得厲害、難過啊,坐個三輪車到醫院打了止吐的針就好了,雖然很貴,也少受點折磨,值得啦!」


婦產科文獻裡有驚喜

倒是自己好像從眾人的聲音中清醒了過來,為什麼大家都只想把「不舒服的嘔吐」消除?而不去想──既然這是一個自然發生的現象,必有它出現的理由吧!

定了心以後,我暫緩採取「一舉殲滅」孕吐的行動,而往婦產科文獻裡去尋找答案,竟然真有婦產科醫生提出以下的證據與看法:「因為胎兒對母體來說是外來物,母體會產生免疫上的排斥反應,而胎兒為了立足、生存也勢必卯足全力與母體的反應對抗,所以由一些證據顯示,只要孕婦及胎兒健康無虞,孕吐越厲害的母親,其胎兒可能更強壯、健康。」

這段話看得我心花怒放,既然如此,我又何必「一舉殲滅」這些證據呢?更何況我的體重直線增加,肚子曲線日漸隆起,又何必吃下或注射一些沒人能保證五年內不會對孩子有任何副作用的藥物呢?就像數十年前的「沙利竇邁度」(編按:歐洲鎮靜劑,能減緩孕婦噁心、嘔吐、疲倦、緊張、消化不良及頭痛等症狀,卻會使在懷孕初期服用此藥的孕婦產下殘肢怪嬰)一樣。

增強了這樣的認知之後,好像多了忍耐的能力。不但擁有「一個健康胎兒」的安心,無形中也產生了身為母親的驕傲,難怪二姐說:「我當年都沒有吐過,唉!當然也就沒能被人家侍候啦!」您正承受孕吐之苦,別怪老公太溫柔,別嫌自己太單薄,多運用心理的正念吧!您也能跟我一樣有老公體貼的陪伴,在冬夜中披著棉被到室外,只為了躲避隔壁常在晚上十一點才開始準備的爆炒辣椒的消夜時間,夫妻同甘共苦,身體可以和孕吐和平共存!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i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